首页

ts惠奈

时间:2025-05-30 00:51:19 作者:《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 浏览量:35022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会日前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召开。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系统梳理了中国工业部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构建了覆盖主要行业和减排环节的技术图谱。报告对未来技术演进路径进行了展望,指出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国2060年工业碳排放有望降至4.5亿吨,较2025年下降约95%。

  报告还指出,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氢能替代、CCUS四类共性技术,合计贡献工业技术减排潜力的近80%。技术演进路径上,2025-2035年是我国工业部门低碳流程技术大规模应用期,能效提升技术、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技术将推动工业碳排放显著下降。2035-2050年是工艺颠覆性技术爆发应用期,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技术加速发展,用氢(绿氢)成本的下降及技术成熟度提升促进氢能替代技术规模应用。2050-2060年进入碳移除托底技术深度应用期,CCUS技术成熟应用为工业碳中和托底,预计其减排贡献占比到2060年达到24%。

  结合研究结果,报告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通过规划部署工业碳中和关键技术一揽子重大工程,持续强化碳市场对工业碳中和技术的激励作用,通过科技专项加快碳中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与示范推广,并构建有利于碳中和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加快部署产业化路径清晰、减排潜力大的共性技术,推动中国工业部门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转型。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发布方供图

  该报告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组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24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共同完成。

  据介绍,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围绕“面向碳中和的工业技术”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技术论坛与学术沙龙,搭建了工业碳中和技术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报告编制组实地调研了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领域的70余家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实践经验与技术需求;报告还咨询了20余位资深专家的宝贵意见,最大程度凝聚了产业、科研界的共识。(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壤塘:百合“丰”景美如画

答:此次发布的首张全国版清单,主要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准入措施,以“一张单”的方式归集列出,同时明确清单之外的领域,按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实现了服务贸易管理由正面清单承诺向负面清单管理的转变,有效提升了跨境服务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可以说本身就是一项重大开放举措。

从源头治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

2013年5月,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李强出席第18届东亚峰会

他说,中国的发展就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如今,全球60%的计算机技术专利、40%的人工智能专利以及33%的半导体专利申请都来自中国。

广州南沙期货产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3月28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中国向WTO起诉美国阻碍电动汽车制造商从中国采购电池材料的规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美方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出台《通胀削减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制订出台歧视性的补贴政策,这扭曲了公平竞争,严重扰乱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违反了相关世贸规则,中方起诉既是维护中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益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环境的正当之举,也是为了坚定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记者 程宇 制作 徐妙巧)

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思想纵横)

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唐代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宋代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元旦齐名,在民间广泛盛行。此后中秋节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日益重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